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0%

从大学开始我就有做编程笔记的习惯。最开始是写在txt文件中直接放本地硬盘,也因此由于不小心格式化硬盘而丢了一些原始的笔记。后来在云笔记开始兴起之后,使用过几年的为知笔记。再加上为知笔记有直接保存网页的插件,因此我也将浏览器收藏夹中收集的一些技术网页直接保存到了为知笔记中,避免了网页失效而造成的知识丢失(其实现在的技术博客会被套娃式地转载好多次,就算删除原始文章也基本能找到了。。。)。随着积累的没看过的网页越来越多,消耗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增长的速度,也慢慢开始总结和消化收集的网页上的知识,记录下要点并标注来源URL,因此开始转向了Markdown。我喜欢上Markdown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有点很多码农都有的编程洁癖,对于富文本总是想调整好每一处的格式、颜色和字体,因此支持富文本的Word、网络云笔记啥的简直就是我的噩梦,而Markdown则拯救了我这样的强迫症。

几年前,为了找了一款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满意的Markdown编辑器,我曾经试用和对比了能找到的几款Markdown编辑器。

阅读全文 »

一直以来对X-Window、Xrdp、KDE、VNC等词半懂不懂,因此大致地调查了下。这篇文章包括了一些我自己的总结,因此可能有一些地方有不准确之处,敬请谅解。参考了http://cn.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590xwindow_1.php

X-Window/X Protocol:在XWindow 简介中有比较好的解释,这其实是一套图形接口(协议)。不同于Windows已经将图形接口与操作系统完全融为一体的做法,Linux的图形接口是可选的。而X-Window就是这样的一种图形接口。这个图形接口是属于CS架构的(client/server)。X Server负责画面的绘制和显示,以及接收用户的输入并传到给X Client。X Client负责处理传递过来的用户输入并决定呈现数据,然后由X Server来进行绘制。这与通常的对于CS架构的理解是相反的,与用户直接沟通的其实是X Server。

X-Window是一种协议,因此还需要具体的实现,例如Xfree86、Xorg,Xming和Xnest。

X11R6:X Protocol version 11 Release 6(X协议第11版第六次发行)。

阅读全文 »

新买了一个Raspberry Pi 4 Model B,第一次使用树莓派,遇到一些问题,记录下来希望对自己和他人所有帮助。

买什么套装

虽然在我买的时候2GB款的树莓派4B税前价格是35刀,但是亚马逊上是不直接卖板子的,一些要捆绑一些配件像Micro SD卡、电源、散热片、Micro HDMI线啥的。众所周知美国这边的各种线卖的巨贵无比,国内淘宝9块9包邮的线,在这边可能就是20刀不包税。而像CanaKit等可以直接卖板子的网站,则一般需要6到7刀左右的邮费。最后我还是在亚马逊上买了一个包括电源和三块散热片的套装,税前45刀左右。

树莓派4B的电源线是5V3A Type-C接口,我看了一下现在手机的充电线大多是5V2A这个样子,据说只要别接太多额外负载,手机充电线也是可以的。散热片不确定是否是必须的,我在不接散热片的情况下尽跑翻墙代理程序的时候在45摄氏度左右,但西雅图这边气温比较低,夏天最高温度也就32到34摄氏度左右。如果是在国内温度比较高的地区,建议还是贴散热片比较保险。

盒子的话淘宝20块就能买个很好的了,美国这边差不多20刀不包税。估计盒子会对散热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还是建议至少贴散热片。另外我一直在找有没有能装下一个2.5英寸或者3.5英寸硬盘的树莓派盒子,但是淘宝和亚马逊上都没有找到,移动硬盘只能单独放盒子外面,通过USB和树莓派连接在一起了。

如果是把树莓派作为翻墙代理等服务器用途的话,Micro HDMI不是必须的,我下面会讲到怎么远程初始化树莓派。

阅读全文 »

与MySQL等开源数据库不同的是,PostgreSQL(PG)并不使用O_DIRECT来写data文件,而是依赖于OS缓存,并且强调在设置shared buffer在大小时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过于频繁的swap而导致IO性能下降。这与MySQL等数据库的buffer pool size越大性能越好的指导原则是相反的。并且PG依赖于OS缓存的这一特性也给提供PostgreSQL云服务造成了很多问题。例如云服务要求multiple tenants资源隔离,也就是说跑在同一个VM上的多个PG servers相互之间不能互相影响,但共用OS缓存显然会造成资源竞争。不知道Docker是否可以进行OS缓存的资源隔离,但现阶段还还依赖于Service Fabric架构的Azure PG显然得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也因此造成了架构设计上不得不考虑OS缓存的隔离。

The Internals of PostgreSQL: Chapter 2 Process and Memory Architecture这篇文章看来,与MySQL使用多线程或线程池和架构不同的是,PG使用的是多进程架构。多进程模型在Windows平台上会造成很大的性能问题,这暂且不提。但多进程之间是共用的shared buffer。既然如此,那就应该不是寄希望于OS缓存来便于多进程之间共享shared buffer吧。

阅读全文 »

本文作者吴卓浩,前Google中国用户体验团队负责人。微信公众号、知乎号:uxbang

2016年中秋节,被阿里的月饼门刷屏了。知乎上有人发起了讨论,“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Google会怎样”——如果也和阿里一样,我看着柜子里的差不多50件Google T-shirt,一头汗。

月饼事件的热闹,在于各种人都能从各种角度做各种分析评论。但是无论真相如何,上半场已经结束,希望那几位兄弟们吸取教训、但不要被吓怕,接下来的发展一定会有自己的精彩;而下半场才刚刚开始,对这几位兄弟来说是,对阿里,对整个行业,甚至对更大的体系,都是。

不论对于一个普通员工,还是对于一个公司的老大,公司 VS 个人,文化 VS 制度,永远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是没有标准解答的问题。比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个初创公司中经常是没有标准流程的效率更高,而在一个大公司中是有标准流程效率更高;

在一个内容创作型的公司中,追随热点、快速响应的效率更高,而在一个产品研发型的公司中,做好计划、理清流程的效率更高;

在一个业务稳定成熟的公司中,以KPI推动工作效率更高,而在一个业务快速创新的公司中,以OKR推动工作效率更高;

阅读全文 »

简介

经常听到有人说磁盘很慢、网络很卡,这都是站在人类的感知维度去表述的,比如拷贝一个文件到硬盘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够我去吃个饭啦;而从网络下载一部电影,有时候需要几个小时,我都可以睡一觉了。

最为我们熟知的关于计算机不同组件速度差异的图表,是下面这种金字塔形式:越往上速度越快,容量越小,而价格越高。这张图只是给了我们一个直观地感觉,并没有对各个速度和性能做出量化的说明和解释。而实际上,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异要比这张图大的多。这篇文章就让你站在 CPU 的角度看这个世界,说说到底它们有多慢。

希望你看到看完这篇文章能明白两件事情:磁盘和网络真的很慢,性能优化是个复杂的系统性的活。

注:所有的数据都是来自这个地址。所有的数据会因为机器配置不同,或者硬件的更新而有出入,但是不影响我们直觉的感受。如果对这些数据比较感兴趣,这个网址给出了不同年份一些指标的数值。

阅读全文 »

结合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cker host OS and the container base image OS?How can Docker run distros with different kernels?和[Why docker has ability to run different linux distribution?(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5444099/why-docker-has-ability-to-run-different-linux-distribution)这几篇文章看来,Docker实例和Host OS之间通讯的唯一桥梁就是Host OS的内核。挡在Fedora上跑一个Ubuntu 16.04的Docker实例时,Docker实例用的内核仍然是Fedora的内核,而不是Ubuntu 16.04所对应的的内核,因此有可能和原生的Ubuntu 16.04有一些内核上的区别。


本文地址:http://xnerv.wang/why-docker-has-ability-to-run-different-linux-distribution/

本文主要是对MinGW和Cygwin相关的一些名词的研究和推测,以求澄清一些似乎而非的概念,并记录当前已经弄清楚的一些问题,以及还需要进一步调研的一些细节。所有调研都基于Windows平台。

关于MinGW和Cygwin的关系

网上大部分博文复制粘贴的文章都是讨论MinGW和Cygwin的区别和优劣。而我主要是分析两者的联系,以及一些需要同时用到MinGW和Cygwin的交叉编译场景。

MinGW的维基百科上看,Cygwin是提供一个模拟的POSIX层(cygwin1.dll)。我推测Cygwin也提供了一系列基于Cygwin的编译工具,在将需要移植的Linux代码在Cygwin上重新编译后,可以获得可以在Windows上直接运行的exe,而这个exe调用的还是POSIX风格的API,只不过这些API由cygwin1.dll提供模拟实现。而MinGW也提供了一系列编译工具,但MinGW-GCC是在编译时将代码中的POSIX API调用直接修改为对应的Windows API调用,从而不需要一个额外的dll转换层。需要额外提到的是,gcc的这种在编译时直接修改调用的API的行为不仅不少见,而且非常常见,在64位Linux上编译C++程序时,例如调用open这个函数,实际上在gcc编译后,调用的是libc中的open64函数,这个可以通过objdump导出外部依赖符号表来确认。另外就是,MinGW并不提供某些难以用Windows API实现的POSIX API,例如fork(),mmap()和ioctl()。

阅读全文 »

Seafile是国内少有的做的还不错的开源产品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几年前的各大云盘厂商大战然后纷纷衰落的这个过程。金山快盘应该是我用过的个人觉得最好的一款云盘了,和Windows GUI的集成也非常完美。可惜现如今各大云盘不是停止运营了就是今非昔比了。因此与其每天提心吊胆地担心自己宝贵的“资源”是不是会被某度网盘封杀,作为码农的我们何不自己动手来搭建一个私有云盘。Seafile的UI是基于Qt,考虑到可移植性和跨平台兼容性,虽然不能像金山快盘那样拥有一些Windows上的特效,例如在托盘上查看当前在上传/下载哪些文件,以及上传/下载的进度。但优势是多平台,在Linux、安卓,iOS上都有相应的客户端。

Seafile官网只提供了Linux版本客户端的编译方法,并没有提供Windows版本的步骤。搜索了官方论坛,虽然有不少人提问问过,但是官方并没有给出回答。只能说国内的开源的文档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遮遮掩掩不算是真正的开源。搭建seafile windows客户端的交叉编译环境这篇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MinGW在Fedora上交叉编译Windows版本Seafile的方法。我曾尝试过在Ubuntu 18.04上重复这个步骤,但是因为一些packages的原因没能成功。不同的Linux发行版之间的package有一些区别。我也曾尝试过在Windows上的MinGW上交叉编译,但有一些packages死活找不到在Windows MinGW上对应的版本,而且编译时也有一些错误(Windows上的MinGW好像是跑在Cygwin上面的,也就是说Cygwin上的packages可能不全或者跟Fedora上有一些不同)。最终由于时间关系,我放弃了去弄清楚其中的原因,而是采用在Ubuntu上用docker安装Fedora镜像这种类似作弊的方法来重现这篇文章中的步骤。

阅读全文 »

协议格式

IPv4

IPv4头
IP首部中的校验和只覆盖IP的首部,不覆盖IP数据报中的任何数据。
IP层会丢弃传输中损坏的数据报,但是不产生错误消息,由上层去检测和重传。但是如果发生了分片,IP层应该能保证原子性。
在IP层下面的每一种数据链路层都有自己的帧格式,其中包括帧格式中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即最大传送单元 MTU (Maximum Transfer Unit)。当一个数据报封装成链路层的帧时,此数据报的总长度(即首部加上数据部分)最好不能超过下面的数据链路层的MTU值,否则要分片。
增加首部的可变部分是为了增加IP数据报的功能,但这同时也使得IP数据报的首部长度成为可变的。这就增加了每一个路由器处理数据报的开销,实际上这些选项很少被使用。新的IP版本IPv6就将IP数据报的首部长度做成固定的。
IP包中只有首部检验和,由TCP和UDP报文各自包含自身的数据校验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