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0%

记忆中从小的时候,大概还是在初中吧,就一直希望有自己的网站。当时还是2001年还是2002年的时候,博客的概念还没有兴起,很多人唯一接触电脑的机会就是在那些破旧小巷里的网吧。现在想来我走上IT之路的星星之火就是从这时开始闪烁出微弱的光芒的。那时候还不懂编程,唯一接触过跟编程相关的可能就是那种类似小霸王学习机上自带的被阉割过的QBasic语言吧。那时候也不像现在这样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有什么不懂都可以百度一下谷歌一下。身边的人大多还不明白电脑是什么,仅有的接触过电脑的人也只是在电脑上玩过CS、红警、以及后来的传奇。于是小霸王说明书的“CTRL+C”就这么困扰了我两三年,一直不明白“+”到底代表什么。直到后来突然有一天如醍醐灌顶般顿悟,同时按下CTRL和C两个键,Bingo!

上大学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有机会也有能力搭建自己的网站了。此时个人博客的概念开始火起来,我也在CSDN、博客园等技术网站上申请了博客,虽然不那么积极更新就是。网页收藏夹中的技术文章链接常常达到几百篇,不断地消化又不断地堆积。从大一到现在已十年,现在收藏夹中仍有近百篇文章等待去啃。关于技术的总结和笔记也很多,也经历了记事本,Word,印象笔记,为知笔记,Cmd Markdown,Atom+OneDrive这样一条不断演化的笔记书写和保存之路。关于Atom我后面应该会再另开一篇文章来总结,这也是一个挺不错的编辑工具,无论是编辑博客还是编辑代码。

走出校园走上工作之后,经常会想重拾博客这条曾经还没走多远就放弃了的路。虽然现在博客的时代已经过去,就连微博的光芒也已暗淡,朋友圈看似已经占领了碎片化阅读的整个世界。不过对于搞IT技术的人而言,技术博客仍然是我们平时学习的重要一环。也很想将自己这些年来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博客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只是这几年来从大学到腾讯到百度到微软,经历过很多产品和技术,零零碎碎的东西收集了一大堆,却一直没有好的机会拾掇拾掇,用更简洁的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分享的过程,也是总结和复习的过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走得更远,有时也会更加迷茫。偶尔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想和记录下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切,提醒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一切。

因此,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摸索如何在自己的精力范围内搭建自己的博客。最终还是选择用Hexo再加上NexT这样的简洁主题,Markdown肯定是工程师的不二选择,没有哪个工程师会愿意深陷在类似word这种富文本编辑的泥坑中:“为什么第二段的行间间距比第一段大?”,“如何让列表重新从1开始编号?”……Hexo的优势之一是可以用Atom等编辑器来编辑和管理文章,然后直接用Hexo就可以发布到GitHub Pages等可以托管静态web内容的地方,也可以绑定一级域名。但是Hexo还是有很多的细节耗费了不少的精力,例如访问计数、评论系统等,尤其是最近多说评论关闭,不得不让我担忧,即使使用其它的免费评论系统,最终哪天也不得不面对系统关闭的命运,到时备份和导出评论的工作可能会坑爹。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开放评论,等到博客有一定人气的时候再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评论系统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伪需求。

之所以没有采用WordPress,主要是因为对于我们工程师而言,WP的一大缺点可能就是Markdown的显示效果实在是不咋地,各种调整后还是不甚满意。而且由于我可能会时常修改已经发布的文章,例如纠错,或者补充内容等,所以还是希望能用Atom等编辑器管理文章内容(用vim也行啊哈哈),而不是用WP的web编辑框,然后用一个脚本批量更新发布。我也正在开发一个通过直接管理WP的数据库来发布和更新文章的脚本,这样以后就能像Hexo批量发布一样批量更新WP的文章列表了。WP的数据库结构不是很复杂,如果只是要批量更新文章的话,脚本逻辑应该还比较简单,到时候我也会开源道GitHub上供大家参考。

之前有写过一些相关的系列文章,如LeetCode刷题题解等,除了在本博客上再发布一次之外,我还会用GitBook单独发布出来。GitBook有点类似Hexo,但文章是以类似电子书而不是博客的形式进行组织,方便查找和阅读整个系列主题,而不是去一堆文章中遍历。但是GitBook刚面世也不久,bug不少feature不多,很多功能都不齐全,plugins也缺胳膊断腿很多都长期不更新或者不兼容了。后续我可能也会写一篇关于GitBook使用上的文章来说明我在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OK,说干就干,一颗博客界的新星冉冉升起!